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第十二屆國際泰北志工團 【擁抱小泰陽】- 實踐大學民生學院


團隊介紹

美宣 王紹瑄 / 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 四年級

因為距離出隊的時間非常接近,所以在確定志工團的成員之後,我們就開始一連串的開會以及事前準備,第一件事就是為我們的團隊命名,大家提出了幾個名稱,最後投票決定通過的是「擁抱小泰陽」,我們將太陽的「太」字換成了泰北的「泰」,因為我們希望能夠像照亮我們的太陽一樣,也照亮泰北的孩子們,希望溫暖的陽光能擁抱他們,所以取名叫「擁抱小泰陽」,再來也選出團隊的幹部,並根據每個人的專長不同,負責的工作也不同。在某一天的中午,我們在學校的民生講堂舉辦了授旗典禮,當天除了有多位的主任、老師出席之外,本校―陳振貴校長也親自蒞臨將實踐大學的旗子交予團長的手中,團長接過旗子的當下,其實是非常感動的,因為我們要代表實踐大學到泰北服務當地孩子,也感到非常榮幸,相信有了校長及民生院長的鼓勵,我們會更加認真、努力且盡責地完成這項任務。


小泰陽的生活

總務 黃韻慈/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習 四年級


拎著近300公斤的行李,10個女生浩浩蕩蕩的在凌晨四點從台北實踐大學出發前往桃園機場飛往泰國曼谷,抵達曼谷後再轉機到清萊,接著又搖搖晃晃的坐著當地的雙條車前滿星疊村。搖搖晃晃了不知道多久,只見天色漸漸轉黑,隨著車子越開越高,炎熱的天氣也越轉越冷,終於在晚間七點多抵達聖愛之家。拖著疲憊的身子,范雲華校長(我們都稱她為范奶奶)高興的迎接我們,並且等到教師們從學校回來後就一同用餐。



在聖愛之家的每一天,我們都享用到很簡單卻道地、樸實、美味的餐點。范奶奶還與我們分享,當初剛剛來成立聖愛之家的時候沒有負責煮飯、打理聖愛之家的阿姨,孩子們也不會煮飯,大量的三餐都是范奶奶一手包辦。其實不只是餐點,包括回龍中文學校的運作、聖愛之家的運作、孩子們的生活費、學費,每一件事都是范奶奶一手包辦。雖然說完全看不出來,但是今年實際上已經70幾歲的范奶奶這十幾年來是如何的心力交瘁真的不是我們這群來了就走的大學生們可以體會的。




在回龍中文學校的志工服務期間,鄧蔭萍老師主要負責師資培訓,而我們六個學生則是在上午整理物資、布置教室還有設計學習區,並在每天的下午進班帶領課程,協助當地的老師更知道鄧老師在上午的師資培訓中所執導的帶班方法還有學習區較具的使用。這次也有幸另外有一名台北藝術大學的學生與我們一起出隊,在這次的志工服務中負責美化這個學校,經過她的巧手與設計,學校的好幾個牆面都變的五彩繽紛,充滿童趣與活力。



跨出去才會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團長 楊佳穎 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 四年級

今年寒假做了一個很特別的決定,懷著滿腔的服務熱忱,報名了國際志工團,獲得出隊的機會,一行人扛著15箱物資一起跨出台灣這片土地,前往泰北進行志工服務,歷經了將近四小時的飛行,離家兩千兩百多公里,必須轉機一次再坐兩個小時的車,才能抵達的目的地,這是我第一次出國,不是為了觀光而是去異鄉散播愛,這趟路途看起來十分艱辛,但卻也充滿著挑戰。



踏入泰國時,天氣帶給我的震撼,就足以讓我感受這個國家的「熱情」,泰國的氣溫與台灣約有五至十度以上的落差,這樣另類的熱情讓我更期待此趟旅程會帶給我些什麼。此次我們所服務的對象是清萊省滿星疊村回龍中文學校裡的聖愛幼兒園,以幼兒園為主的教學課程,從小班中班到大班,每班有兩位老師進班進行課程活動帶領,我們從踏進學校的那天早上開始,就備受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在全校的升旗典禮上,開啟了我們為期九天的服務。



我們只是語言不通,但他們終究是孩子

 團長 楊佳穎 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 四年級

兔寶寶班是聖愛幼兒園裡年紀最小,中文程度也最低的一個班級,大多數的孩子都只會聽中文,但未必能用中文與人對話,當我對著孩子說「畫一個圓」,孩子總是歪著頭一頭霧水的看著我,又或者孩子會大喊「老師!」,接著卻是一連串的泰文,而我也是歪著頭一頭霧水的看著他。孩子有聽沒有懂的第一天課程讓我感到很挫折,也覺得很好笑很無奈,不知道這樣雞同鴨講的模式,該如何度過接下來一個多禮拜的日子,也開始決定要好好地商量該如何更改教案的內容,用什麼方式教導會讓孩子更清楚明瞭的知道我在說什麼。



第二天的課程班級老師請假,我們只能自立自強的面對這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兩人賣力嘶吼,喉嚨都啞了他們也不見得聽得懂,這對我來說真的是場很硬的硬戰,掛著病號也要把今天預計帶孩子玩的活動帶完,不能半途而廢,有好幾次都感覺到,我們只是語言不通,但他們終究是孩子,我們所給予的教具,他們與台灣的孩子一樣,玩法一樣、想法一樣,只是我們無法用自己所熟悉的語言去溝通,但透過比手畫腳的方式,我還是可以接收到孩子想與我分享的那份喜悅,從那刻起,我不再挫折,而是更有信心可以讓這群孩子在這幾天獲得滿滿的回憶。



語言不是問題,比手畫腳也會通

副團長、文書 秦瑀辰 / 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習 四年級

我們來這邊最大的目的還有一個就是替孩子們在教室設計出學習區,並把個學習區的東西擺放完成,透過我們在服務的期間讓孩子知道個學習區有什麼、學會如何使用學習區,學習區有什麼規則等等,在我們擺放的過程中也有遇到孩子問這是什麼?告訴他們這是之後要給你們玩的東西,孩子就露出開心滿意的笑容,看到孩子的笑容就像給我們鼓勵般的動力,也許我們這服務期間幫助的東西很有限,但至少對他們是個非常好的開始,慢慢的也就會越來越好。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照著先前準備的課程進行,雖然後來因為要教學習區的部分,所以必須捨棄一些原先設計好的課程,但我們還是將原先的教具留給泰北老師去做使用,而我們在教學上遇到的瓶頸大概就是語言的的問題,因為幼兒園的孩子對中文都還算是初學者,對於有些詞語還是很陌生,有些孩子很踴躍回答答案,但卻不一定回答得出來,必須再慢慢引導孩子才能說出,還有就是可能無法完全讓他們了解我們想表達的含義,但我們還是盡可能透過肢體語言的輔助讓孩子更加清楚;秩序方面一開始也掌握不住,後來慢慢地抓到訣竅,也用原先的小默契讓他們可以安靜下來。


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

活動  刑敬怡 /  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習 四年級


「小嘴吧~」「閉起來!」不到三十秒時間,教室繼續充斥著歡樂的吵鬧聲。來到回龍中文學校的每一天都發生著許多的狀況。我負責帶領的班級是幼兒園羊咩咩中班。羊咩咩班的模仿能力很好,但幼兒們對中文的理解能力參差不齊,在教學的時候,需要一步步明確且清楚的告訴幼兒們並實際操作示範給他們看,才比較容易被理解。但因為我們剛開始很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對他們是簡單的,導致原本希望他們能畫出一個自畫像,到最後他們都努力的讓自己的作品與貼在黑板上的範例相似。



中班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我們會利用每天上課最後的十分鐘,教所有小朋友「捏泥巴」的律動,讓他們能在最後一天的成果展上表演給大家看,不知道為什麼怎麼管都安靜不下來的班級,跳律動的時候突然變得都很聽話。我們為了讓他們方便記憶的提詞他們也都記起來了,並且在我們一起跳的時候,也跟著我們一起唸得很大聲。放學後,排隊準備要下樓梯時,還有小朋友嘴裡唱著捏泥巴的歌,看著他們邊唱歌邊排隊下樓的開心模樣,嘴角也會不自覺的上揚。


氣球傘高高飛起的同時,孩子與我們的夢想也跟著起飛

攝影、器材 陳妍宇 / 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習 四年級

我們的課程,在那天畫下了句點,我們改變了原本空空的教室,在每間教室都設置了四個學習區(益智區、語文區、美勞區、積木區),孩子們看著新奇教具的眼神,我永遠記得,他們眼巴巴地看著那炫彩奪目的教具問我,老師我們可以玩嗎,我說:「好!你們知道怎麼玩嗎?」他們回我:「不知道。」這些孩子平常在幼兒園的課程只是唱唱兒歌,念念弟子規,根本沒有教案、教材,更無所謂的學習區操作時間,因此當孩子拿到這些樂高、穿線板、繪本、鈕扣...等,當然不知道該如何去使用,所以我們先把孩子們分組,教導他們每一個教具該如何玩之後,再實際帶領著孩子去操作。最後一堂課,我們特別安排了40分鐘的學習區時間,看見孩子會合作完成樂高、競賽圍棋、組裝積木, 並懂得收拾,眼角不禁泛起淚光,在那一刻我發現—原來這就是身為一個老師的感動,看見學生的成長,心真的會跟著怦然的!


而課程目標:禮貌、責任、友愛,雖然不知道孩子有沒有在我們的授課中了解到這些,但在課程的尾聲,我們都看見了孩子的改變,我們帶著孩子去看教室哪邊變不同了(我們增加了學習區以及利用孩子作品來做教室佈置),孩子懂得要輪流發言,不同於一開始的七嘴八舌,我們陪著孩子去看每一班的佈置,孩子懂得要依序排隊,有別於最初的嬉鬧推擠,看見這群孩子們的不同,內心是激昂的,但心中的不捨也跟著蕩漾著。在那天,我們帶領著孩子一起玩氣球傘,孩子各個都很興奮,我們一起轉動著氣球傘,使他刮起一徐微風,再使他揚起一陣強風,最後我們把它做成一座山,我們看著對面同伴的臉龐,我們笑著、我們喜悅著,當氣球傘高高飛 往天空時,孩子們的小小臉蛋仰望著,心也跟著飛了起來,高高的、高高的,夢想彷彿也乘著他,飛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